:::

4. 學生申訴評議委員會組織及運作辦法

臺北市立麗山高中學生申訴評議委員會組織及運作辦法

  • 103 年 8 月 29 日經校務會議通過
  • 111 年 1 月 20 日提校務會議討論修正
  • 本辦法依高級中等教育法第五十四條第二項規定訂定暨105年10月05日公告之「高級中等學校學生申訴評議委員會組織及運作辦法」修訂之。
  • 學校為處理申訴人申訴案件,應設學生申訴評議委員會(以下簡稱申評會)。

    申評會置委員七人,任期一年,均為無給職,由校長就學校行政人員代表一人、教師會推薦教師代表一人、導師代表一人、家長會代表二人、經選舉產生之學生會代表二人聘(派)兼之;必要時,得遴聘社會公正人士擔任委員,並得聘請相關領域之專業人士擔任諮詢顧問。

    前項任一性別委員人數不得少於委員總數三分之一。

    學校學生獎懲委員會委員,不得兼任本校申評會委員。

    遴聘學生代表擔任委員時,應先取得其家長或監護人之同意。

  • 學生(指學校對其為懲處、其他措施或決議時,具有學籍之受教者),或學生自治組織(以下簡稱申訴人)對學校影響其權益之懲處、其他措施或決議不服者,得提起申訴。

    前項學生之父母、監護人,得為學生之代理人提起申訴。

    學生自治組織提起申訴時,應以該組織之名義為之。

  • 申訴人提起申訴者,應自知悉或通知送達之次日起二十日內,以書面向學校提起申訴。

    申訴之提起,以學校收受申訴書之日期為準。

    學校對於逾期之申訴案件,不予受理。但申訴人因不可抗力或不可歸責於己之事由,並提出具體證明者,不在此限。

  • 申訴人向學校提起申訴,同一案(事)件以一次為限。

    申訴人提起申訴後,於評議決定書送達前,得撤回申訴。申訴經撤回後,不得就同一案(事)件再提起申訴。

  • 申評會委員會議由校長召集,並於委員會產生後第一次開會時,由委員互選一人擔任主席。主席不克出席時,由委員互選一人代理之。
  • 申評會委員會議,委員應親自出席,不得委託他人代理出席。

    申評會委員會議應有全體委員三分之二以上出席,始得開會。申訴事件之評議決定,經出席委員三分之二以上同意,始得決議;其他決議,以出席委員過半數同意為之。

    委員於任期中無故缺席達二次或因故無法執行職務者,得由校長解除其委員職務,並依第二條第二項規定補聘之;補聘委員之任期至原任期屆滿之日止。

  • 申評會委員會議,以不公開為原則。

    申評會評議時,應秉持客觀、公正、專業之原則,給予申訴人充分陳述及答辯之機會,並得通知申訴人或其法定代理人、監護人、關係人到會說明。

    申評會委員會議之評議決定,以無記名投票表決方式為之。申評會委員會議之評議、表決及其他委員個別意見,應嚴守秘密;涉及當事人及相關人隱私之申訴案基本資料,均應予以保密。

  • 申訴之評議決定,應於收受申訴書之次日起三十日內為之,並應於評議決定之次日起十日內,作成學生申訴評議決定書(以下簡稱評議決定書)。

    前項評議決定書,應載明下列事項:

    • 申訴人姓名、出生年月日、住(居)所及身分證明文件字號。
    • 法定代理人或監護人姓名、出生年月日、住(居)所及身分證明文件字號。
    • 主文、事實及理由;其係不受理決定者,得不記載事實。
    • 申評會主席署名。決定作成時主席因故不能執行職務者,由代理主席署名,並記載其事由。
    • 不服評議決定之救濟方法。
    • 評議決定書作成之年月日。
  • 申評會作成評議決定書,應以學校名義送達申訴人或其代理人;無法送達者,依行政程序法相關規定處理。

    對於足以改變學生身分或損害其受教育機會等處分之申訴案,應於該評議決定書附記:申訴人如不服申評會之評議決定,得於評議決定書送達之次日起三十日內,依法向臺北市政府提起訴願。

  • 學校對前條第二項之學生,於申評會作成評議決定前,應以彈性輔導方式,安排其繼續留校就讀,並以書面載明學籍相關之權利及義務。
  • 申評會處理申訴案件,關於委員之迴避,準用行政程序法第三十二條及第三十三條規定。
  • 本辦法經校務會議通過,奉校長核定後實施,修正亦同。

最近更新時間 : 2022-01-25