:::

學務主任簡介

學生事務處 生命教育特色校園文化

學務主任 林獻升

個人學經歷介紹

生命的旅途就像爬一座大山,有起點與終點,有機會與冒險,也有挑戰與夢想,我們要怎樣活得有意義?活得很精彩呢?日本經營之聖稻盛和夫在其著作《人生的王道-人如何活著》中,與大家分享生活的哲學。他鼓勵大家,人的一生要立志、且要不斷地精進。最重要的是走正道,一步一步向前踏實邁進。來到麗山高中,問問自己想過怎樣的高中生活?高中三年的「目標」是甚麼?以下整理 10 個你在麗山高中三年應該要具備的能力與態度,幫助你不被路上的誘惑、困難、阻礙所影響,走「正道」邁向成功的目標。

  • 人生大小事做「正確抉擇」

    我們每天都在很多選擇,選擇早餐吃甚麼?選擇去哪邊?選擇接下來做甚麼?甚至選擇讀甚麼高中、大學與職業?人生就是不斷的選擇與行動的過程與結果,邁向目標的過程,不是屬於跑得最快的人,而是選擇對的方向之人,方向對,你不必跑得快也會離目標越來越近,人生路上每個選擇都決定你未來的方向!

  • 成為「知行一致」的人

    我們讀很多書籍、背很多知識,知道很多規定,但是“知”是基礎、前提,“行”才是重點、關鍵,言行一致、表裡如一,以知促行、以行促知,方能做到知行合一。明明知道考試不能作弊、上課要準時專心、不能使用手機、對人不能嘲諷謾罵等,但是還是常常有學生因違反校規被懲處。我們為何無法知行一致呢?很多時候是一時心軟、迷失本心、意志不堅等,導致人格無法統整,常常知道卻做不到,所以要修練自己的身心靈,讓自己的靈性指導自己的內心思想與身體行為,才能成為「知行一致」的人。

  • 發掘自己的「興趣嗜好」

    《靈魂急轉彎》這部電影中有段劇情設定是靈魂在萬物堂找到「火花」(Spark)後,會被賦予特徵、興趣和能力,靈魂才能降臨到這個世界。主角喬找了很久之後都找不到,最後領悟「火花不是志向」,而是那些微不足道的小事,活在當下與享受生命才是我們靈魂中的火花。高一新生就像一塊「原石」,有各種發展的可能性,鼓勵你盡量嘗試各種事物與活動,發覺自己的興趣與嗜好,讓火花在你心中形成,如同經雕刻琢磨後形成的「玉石」那般璀璨。

  • 突破限制的「創新思考」

    人生旅途不會一直順遂好走,總會遇到一些困難瓶頸,你需要突破固有的思維,創新思考對策,不然對於事物的既定看法、固有的思維、想法、判斷力…等,會使人的視野侷限在自己成見範圍內,無法跳脫舊有的窠臼及框架,有時會讓行為模式陷於僵化。大前研一認為,21世紀是沒有標準答案的時代,因此具備創新發想的能力,是解決問題的最佳答案。

  • 擴大自己的「視野遠見」

    當具有創新思考的能力時,還需擴大自己的視野,學習馬斯克的遠見能力。馬斯克他是特斯拉汽車執行長及SpaceX的執行長兼首席設計師,發展電動車,降低空氣汙染與二氧化碳排放,他更在2002年創立SpaceX公司,目標是降低太空運輸的成本,令人類到火星居住成為可能。SpaceX已經在2020年11月16日成功載四人升空,未來更企圖打造月球基地,願今日的成功會是將來火星文明的第一步,讓人類能在其他星球殖民。馬斯克能在歷史上留下成就都歸因於他的宏觀的視野與遠見。

  • 從「不同觀點」看世界

    你用怎樣的觀點來看世界,決定了你所看到的是禮物還是詛咒,讓我們換個角度看看這個世界,也許,會有個不一樣的人生旅程。所謂角度不同,即是看事的思維,觀點不同,站什麼位置,出於什麼原因考慮,都有不同解答。其實人生就像一個魔方,你站在不同的角度得到的結果卻不同,因此我們不要有偏見,以偏概全,要擴大視野看世界。

  • 「尊重」自己與他人

    每個人也有不同的面向,當我們只看到這個人不好的面向時就會產生歧視與偏見,避免對人產生歧視與偏見。尊重別人,就是尊重自己,彼此尊重,才能保持良好的關係。尊重自己是對自己的行為負責, 包含尊重上課時間、尊重上課秩序、尊重同學言行等,自己的服裝儀態都應該合乎規矩,也代表你對學校校規的尊重。尊重別人,才能得到別人尊重,受人尊重是一種幸福,尊重別人也是一種美德。

  • 情緒控制高 EQ

    人都有情緒,讓情緒自由宣洩有時是好事,但若我們成為情緒俘虜之時,問題也會隨之而來,情緒會影響我們是否能作出正確的抉擇。如何不讓自己因為情緒失控,而做出後悔的行動,方法就是將焦點放上你的「思緒」上,擁有情緒控制權,避免讓情緒失控。

  • 勇敢表達「事實感受」

    日常生活中我們都不可避免地遇到衝突,有些人可能會明確地把問題講出來,但有些人不太有勇氣或自信表達內心的感受。我們擁有感受,也要表達出感受,當覺察到處在言語、肢體、網路、性霸凌等不當行為,要記得首先一定要對霸凌行為立即大聲表達自己的感受,如果無法獲得處理,就再對外傳達自己遭遇到這樣的霸凌行為尋求協助,直到獲得處理。

  • 「施比受」更有福

    當有人向你發聲尋求協助時,我們應該伸出援手幫助他們,因為施比受更有福是真的!科學已經證實:人際關係中「給予者」比「索取者」更快樂,足以啟動大腦快樂反應的不是「索取」而是「給予」。給予讓你的影響力超過自己的有限,給予幫助我們調整眼光不再專注自己的缺乏,因此我們不應該等到別人伸手時才給予,應該是先去給,當我們成為第一個去給予時,就會啟動善循環,當麗山高中成為友善校園時,這個循環最終也會回到自己身上,讓自己受益。

祝福同學們高三年有充實精彩的生活,平安喜樂的生命。